漯河民营经济强动能
发布日期:2023-03-27 08:22
来源:漯河日报
字体大小:【 打印

  漯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,鼓励民营企业增强信心、轻装上阵、大胆发展,引导民营企业抓项目、扩投资、强活力,高昂行业“龙头”,引领发展潮流。

  ——市委书记秦保强

  春风和煦,工人忙碌,漯河经开区“自嗨锅”华中基地二期项目正加紧安装设备。“新上的面食和米制品生产线今年5月底试生产,届时我们会成为国内品类最全、产能最大的‘自嗨锅’生产基地。”3月23日,该项目工程设备部经理龚晓东说。

  离“自嗨锅”项目不远,卫龙美味三期产业园生产车间里,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行,一袋袋辣条排队“走下”生产线。“项目设有物流分拨、生产制造、后勤配套三大功能区,全部达产后公司产销规模可突破200亿元。”漯河卫龙商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孙留军说。

  全国两会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、高质量发展作了深刻阐述,指明了民营经济发展方向,振奋了民营企业家精神。行走沙澧大地,处处感受到民营经济热潮涌动、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。

  民营企业占漯河市企业数量的98%,民营经济是该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。“经济发展高质量,民营企业挑大梁。”漯河市委主要负责人介绍。

  走进双汇第三工业园项目,工人们铆足干劲抢工期,力争中央厨房、研发中心、万吨立体冷库等项目今年10月投产。“新项目围绕‘一顿饭、一桌菜’,开发中华菜肴‘进家庭、上餐桌’,将建成全省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。”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相杰介绍,近两年,双汇坚守主业、做强实业,持续扩大投资规模。除了第三工业园外,双汇5000万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主体厂房已经建成,第一工业园实施了生产线技改、智能化升级,双汇集团新总部暨调度运营中心今年5月投入使用……

  一组数据,印证漯河民营经济发展好态势。今年前2个月,漯河市35家“倍增工程”企业实现产值95.1亿元,同比增长27.6%;全市107家“亿元培育工程”企业实现产值120.7亿元,同比增长25.4%;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.8%,居全省前列。

  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漯河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,持续提升发展“含金量”“含新量”“含绿量”。

  舞阳县占地1200亩的河南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项目,厂房林立。“高峰时,每天近5000名工人在园区作业。今年8月底可试生产,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。”该园区相关负责人侯红伟说。

  该项目总投资120亿元,是近年来漯河市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。“项目投资强度高、科技含量高、建设标准高、安全环保水平高、经济效益高。”侯红伟介绍,项目采用多项国际先进核心技术,工艺设备、能效水平均世界一流,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小苏打生产基地、全球最大的联碱和氯化铵生产基地。

  依托中原食品实验室这个“龙头”,漯河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,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。2022年,漯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0%以上,居全省第一位;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5家,比2021年同期增长36%。漯河国家级、省级食品类研发平台已达84家,食品企业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。

  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益生菌智能化生产线,开足马力赶订单。“产品供不应求,今年前两个月销售同比增长177%。”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白海平介绍,漯河市工信局、郾城区等组织10期益生菌产品创新研讨会,促进微康生物与双汇、小帅才等50余家食品企业“牵手”。

  无事不扰、有事不推。今年春节假期最后一天,漯河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便带头深入一线,现场为企业纾困解难。漯河深入开展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派驻干部2234名,包联企业1430家,“一企一策”闭环销号为企业解忧。

  全省率先开发“政策计算器”,变“企业找政策”为“政策找企业”;探索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改革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8天……漯河创新推出系列务实举措,使民营企业放开手脚,信心满满地奔跑在“春天里”。

  据《河南日报》2023年3月26日1版

编辑:liangy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